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物理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测试卷

物 理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A

  【解析】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布朗运动是固定颗粒的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的快,故C错误;气体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但所有分子的速动能并不是都增大的,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1m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m/μ N_A=ρV/μ N_A=(ρN_A)/μ,A正确;-个铜原子的质量是m_0=μ/N_A ,B正确;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V_0=V/N_A =μ/(ρN_A ),C正确;1 kg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N=1/μ N_A,D错误。

  3.【答案】B

  【解析】理想气体是严格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客观上并不存在,故A错误;理想气体吸热时,但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小,故B正确;理想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除碰撞外,分子间作用可忽略不计,因而理想气体只有分子动能,不考虑分子势能,故C错误;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才可视为理想气体,故D错误。

  4.【答案】B

  【解析】气体压强的产生是由于气体分子作无规则热运动时,频繁的撞击容器壁产生,所以此时气体对舱壁有压力,故A错误;当对舱内气体加热时,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由于气体体积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压强增加,故B正确;若舱内有少量气体漏出,但气体的温度不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故内能减小,故C错误;若向舱内再充入空气,并保持舱内温度不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故内能增加,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由图知气体在状态1时分子平均速率较小,则知气体在状态1时温度较低。故C正确。

  6.【答案】C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温度升高,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速率大的分子数量增多;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不一定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不能判断,更不会影响单个分子的体积。故选C。

  7.【答案】C

  【解析】因为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从图中可得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的距离为r2,故当r等于r2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C错误;当r小于r1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增大,即减小分子间距离分子力做负功,所以表现为斥力,B错误;当r大于r1时,当r大于r1而小于r2时分子力为斥力,故从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大于r2时分子力为引力,A、D错误。

  8.【答案】CD

  【解析】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不是微粒的热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因此A错误,C正确;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这是由于悬浮颗粒周围的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撞击的不均衡性引起的,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B错误;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D正确。

  9.【答案】AC

  【解析】布朗运动不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表现,选项A正确;两分子组成的系统,其势能E。当r>r0时,随两分子间距离r增大而增大;当r

  10.【答案】BD

  【解析】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势能最小,可知该点分子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即加速度最小,故A错误。乙分子在P点分子势能为-E0,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零,则其动能为E0,故B正确。乙分子在P点,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当x<x1时分子势能为正,总能量为0,动能应为负,是不可能的,因此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故D正确。

  11.【答案】ABC

  【解析】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可知,曲线下的面积表示总分子数,所以图中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选项A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且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B、C正确;根据曲线不能求出任意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D错误。

  12.【答案】BC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当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相互靠近,直至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是表现为引力且先增大后减小,之后表现为分子斥力,一直增大,所以A选项错误;分子引力先做正功,然后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C正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做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