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2 作业(鲁教版)
2018-2019学年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2 作业(鲁教版)第3页

然带在南半球没有分布。这是因为在南半球的同一纬度地带,几乎全部为海洋。海陆分布显然不具有地带性规律,它只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因此,该自然带在南半球的缺失,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第(3)题,按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③所在的地带应当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在大陆的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在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在大陆中部,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第(4)题,④位于30°~40°N之间,大陆东侧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西侧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于受冬季风和寒流的影响,大陆东岸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的位置要偏向低纬度,其南部边界大致在中国的秦岭-淮河一线。)第(5)题,⑤从纬度状况来看,地处赤道附近,应是热带雨林带。全球最大的分布地区是巴西的亚马孙平原。第(6)题,垂直自然带的层次多少,主要看其基带所处的位置。纬度越低,离海洋越近,层次就越丰富。因此,低纬度地区的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图中的自然带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自然带P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低于西岸,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