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中书省和门下省是要参与决策过程的,虽最终决策权在皇帝,尚书省是不参与这个过程的。从材料可知宰相批评的是武则天"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虽材料说是"三省",但这与尚书省无关,所以只有选B是正确的。

10.《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 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 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 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明初废除了宰相制度,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都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

11.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

A. 秦

B. 隋唐

C. 魏晋南北朝

D. 明清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选官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世袭社会""回潮时期""科举社会"可知分别代表的是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2.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