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选修六: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5.1+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选修六: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5.1+作业+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解析第11题,过多地使用塑料袋不仅可造成白色污染,同时会造成资源的消耗。第12题,取消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首先是行政单位出台的政策,属于行政手段;同时对塑料袋实行有偿使用,无形中就会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因此又属于经济手段。

答案11.D 12.C

13我国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属于环境保护途径的是(  )

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解析我国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环境保护的原则,"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是环境保护的途径,"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环境保护的目的。

答案C

14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很多,如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宣传教育手段。其中,主要的手段是(  )

A.经济和法律 B.立法和行政干预

C.法律与宣传教育 D.技术与经济

解析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B

15下列关于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B.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但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C.违反环境保护法须承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

D.我国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和经济法中涉及的有关环境保护条款,也属我国环保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解析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同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答案B

16我国违反环境法律的案例中,引起犯罪的主要原因除部分公民不懂法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利益的驱动

B.执法力度不够

C.环保意识淡薄

D.环境状态良好,不需要过多保护

解析我国公民违反环境法规导致犯罪的原因有两条: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二是不知道法律的威慑力,即不懂法律。

答案A

★17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

(2)简述图例C所表示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

(3)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说出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4)简述中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