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五单元第1课 朝鲜战争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五单元第1课 朝鲜战争 作业第3页

  同,但是在战争胜负进行判定时,却大多采用同一种方法,就是以某种"数量分析"来计算胜负。于是对朝鲜战争胜负的争论,就变成了诸如战争双方谁死伤的人多、谁消耗的资源多等问题的争论。应该说,以"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意义的。但"数量分析"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得出歪曲历史的结论。判断胜负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应从哪个角度研究朝鲜战争的起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对"朝鲜战争胜负"的判定上存在的两种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作者的判定标准,论证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中朝一方胜利的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的答案在材料中是很明显的,认真阅读材料即可答出;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准确把握朝鲜战争和当时国际格局的关系。第(2)问第一小问的答案在材料中也是很明显的,认真阅读材料即可得出;第二小问要结合朝鲜战争的影响去分析论证。

  答案:(1)研究角度:对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

  关系:从战争的起因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之下的热战;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

  (2)标准:一种标准是以某种"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另一种标准是取决于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论证:中国人民志愿军把美韩军队打退到"三八线"以南,扭转朝鲜战局局势;美国并没有达到侵占整个朝鲜半岛的目的,这是中朝军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