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法家思想主张君主集权,与"无父无君"的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3.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 孟子的民本思想

B. 荀子的政治思想

C. 董仲舒的新儒学

D. 二程朱熹的理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其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礼法并用",二程朱熹的理学把儒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

4.董仲舒依据《王制》所谓"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并将其与阴阳五行相配,提出配合阴阳的"三纲"与比拟五行的 "五常",这叫"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 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 B. 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

C. 依靠外在制度管理国家 D. 强调社会秩序的合理性

【答案】D

【解析】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是为了适应封建专制的需要,从题干"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也可以看出董仲舒的阐述是政教制度和天的对应,故选择D项;A项没有体现,不选;B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选。

5. 李约瑟称朱熹理学"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他的主要依据是朱熹主张

A. 穷理格物的认识论

B.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C. "存天理,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