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作业4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作业4第2页

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说明 (  )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③党和国家制定政策应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出发点

④农村改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的内在统一的要求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调研,24)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2017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从两年延长至三年,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十周岁调整为八周岁。这些调整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材料表明(  )

①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可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③社会意识只有超前于社会存在才能引领社会发展

④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2017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23)旧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目前国务院已经相继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及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等政策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上述改革(  )

①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就是要完善经济基础,调整人们利益关系

③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作出正确价值选择

④就是遵从群众的意愿,破除旧体制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7河南郑州二模,2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家重视调整分配关系是基于(  )

①分配关系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