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5.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重用中原的儒士如王猛,大兴儒学。北魏孝文帝时期,儒学兴盛,更是"比隆周汉"。这说明

A. 动荡时期统治者更依赖儒学巩固统治

B. 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

C. 该时期实现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兴盛

D. 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和北魏等少数民族政权都重视儒学,这说明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及前秦和北魏,不能代表所有统治者,故A项错误;三教合一在隋唐时期实现,故C项错误;D项错在"完成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

6. 陈寅恪认为宋朝"尚气节而羞势利",这是因为当时( )

A. 理学逐渐盛行 B. 商品经济繁荣

C. 儒学受到冲击 D. 中央集权加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宋代尚气节、重义轻利的现象,这是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塑造的产物,A项正确;商品经济重利,B项错误;从时代特征来看,"儒学受到冲击"说法是错误的,C项可以排除;中央集权制与气节无关,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影响

【名师点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体系更加完整。(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