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足"客厅",品茗听琴、欣赏京剧、体验传统中医养生文化,还可以参观故宫的各项展览。由此可见(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渐趋融合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小小红包,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竟折腰。"除夕之夜,不少人手机不离手,为抢到块儿八毛的红包玩得不亦乐乎。通过社交网络"抢红包"俨然成为了新年俗,亲朋联络除了拜年,可能还会问:您抢到红包了吗?这一现象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基本内涵会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持久影响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7.下列内容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解,列表对比如下:

   中国    西方国家    讲究"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    信奉人性自私、权利制衡、利益博弈,宣扬文明冲突、历史终结论、"修惜底德陷阱"论    

   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认识是( )

   ①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传承了崇德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

   ②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

   ③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经济政治根源

   ④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印证了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

   ①反映国家和民族命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

   ②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

   ③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④文艺创作应遵循自身规律,发掘本民族优秀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 )

   ①坚持尊重差异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

   ②要坚持包容性,增强对各种文明的认同和理解

   ③文化交流互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④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精神瑰宝,坚持平等原则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0.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故事,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观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专题片的成功( )

   ①显示出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

   ②得益于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日渐多样

   ③契合了人民希望国家富强、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望

   ④揭示了改革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是根本性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世纪初,歌剧艺术传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主动拥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与当时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仅创作出了《白毛女》等歌剧经典,也实现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艺术形式。这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