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丘陵地区,海拔不高,气温较高,C错。两区年降水量相似,不是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

【5题详解】

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A对。甲区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乙地面积小,丙地地形起伏较大,B错。甲区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甜菜,乙、丙区是冬小麦,C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只在甲区分布,D错。

【6题详解】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①对。不是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②错。半干旱和干旱分界,③对。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是秦岭-淮河一线,④错。D对。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名师点睛】先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位置,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三地的共同条件,主要从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熟记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名称、位置。

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7. 荒漠化的实质是

A. 耕地退化 B. 草地退化 C. 土地退化 D. 林地退化

8. 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9. 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

①干旱 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③过度放牧 ④气候异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7. C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即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C对。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仅是土地退化的用地类型之一,A、B、D错。

【8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沙漠分布广,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西北地区,B对。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高,荒漠化问题较轻,A、C、D错。

【9题详解】

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干旱,①对。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过度放牧是人为因素,②、③错。气候异常,④对。D对,A、B、C错。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