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4课时) 作业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4课时) 作业第5页

  2.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

  

  解析:选C 定容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3.配制100 mL 1.0 mol·L-1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解析:选D 10.6 g无水碳酸钠应加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不能直接加入到100 mL容量瓶中。溶解后的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把洗涤液都转移到容量瓶中。

  4.利用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来配制1.0 mol·L-1CuSO4溶液50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准确无误,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A.称取硫酸铜晶体80.0 g

  B.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硫酸铜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洗涤

  D.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有残缺

  解析:选B A项,CuSO4·5H2O物质的量为0.50 mol,其质量为250 g·mol-1×0.50 mol=125 g,称取80.0 g会使溶质质量不足,从而引起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B项,俯视时实际加水量少于应加的水量,即体积偏小,因此物质的量浓度偏高;C项,此做法会使溶质损失,使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项,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有残缺,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5.下列对实验操作分析错误的是(  )

  A.配制0.1 mol·L-1 NaCl溶液时,若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B.NH4NO3溶解吸热,若配制0.5 mol·L-1 NH4NO3溶液时直接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