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

  (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B.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C.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D.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时使用的文书。

B."胡"是古代对北方和东方各族的泛称,始于战国后期,称匈奴族为胡或北胡。

C."什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也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

D."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不能直呼天子,先呼台下侍者而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回顾了汉兴以来与匈奴作战胜败得失的情况,援引古代兵法"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的说法,突出良将在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论述了吕后时"民气破伤,无有胜意",到文帝时"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有大利"的形势转变。

C.作者根据"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的理论,分析了敌我的优劣条件,否定了"以众攻寡",提出了对匈奴作战的一整套战略战术。

D.作者对于汉兴以来抗击匈奴的历史十分熟悉,对前代处理匈奴问题的得失成败也了然于胸,这使得他的论点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