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C. 且放白鹿青崖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 春水碧于天 青,取之于蓝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A项,两个"或"都是副词,有时。B项,前一个"因",介词,依据;后一个"因",介词,因为。C项,前一个"且",副词,暂且,姑且;后一个"且",连词,并且。D项,前一个"于",介词,表比较,比;后一个"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自,从。故选A项。

4.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篇用长句起兴,借从天上而来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感慨人生之短暂,尽吐心中之郁闷

C.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又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

D.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正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D项,"其实是从正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不正确,应是"侧面烘托",不是"正面烘托"。故选D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 的,学习"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