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B. 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 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 易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分析材料可知,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过分削夺地方权力,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反而会造成人浮于事的后果。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D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消除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但是走向极端会导致地方权力过小。因此可以排除BC项。

考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北宋时期,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通过分化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造成了地方无权、主动性差等消极后果,并且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使得宋朝在对外战争等方面的弊端日益显现。

8.据统计,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的40%,而在唐代这一比例只有15%。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的进步

B.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C. 统治者的统治策略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科举制度逐步完善,而宋代为借鉴唐灭亡教训,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所以正确答案应为C项;印刷术的进步和科举制度的完善可以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所以A、B两项错误;市民阶层的壮大并不会直接导致科举官员增多,因此D项错误。

点睛:北宋建立后总结前朝灭亡教训,认为唐朝灭亡原因在于藩镇力量太强,造成武将专权。因此宋代改革的重心即为削夺武将权力,比如重文轻武、文臣任知州等。科举出身官员增多即说明北宋改革的结果。

9.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有严密的程序,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从这一记载,可以推知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