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任丘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选自《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差序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及和自己有社会关

系的那一群人,它愈推愈薄,关系越来越疏远。

B.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达到囊括所有

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C. 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现为由内而外的

推浪形式,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清楚。

D. 在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中,要求每个人"克己""修身"做到"本立而道生",

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就会是一条通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西方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得给父母交膳宿费,这是团体格局意识的体

现,他们对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分得很清楚。

B.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每个分子

谋利益的机构,这是因为有宪法、法律、国会的约束监督。

C.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团体格局的主要问题是权利问题,争的是权利,

主张团体内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

D.朋友说要带全家来看望你,如果这个朋友是西方人,你就能明确知道客人的数

目;如果这个朋友是中国人,你就可能不确定会来几个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公德问题,其

   实是"私"的问题,说到底,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

B. 我们的"家"讲人情冷暖,有钱有势时可以容纳所有亲戚,大家攀关系、讲交

情,其乐融融;一旦"树倒猢狲散",就让人感到世态炎凉。

C. 中国传统社会也倡导牺牲精神,不过牺牲是为"公"还是为"私"不好确定,

站在任何一个圈里,向外看来是为私,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

D. 儒家讲求"伦""推"的前提是先承认"己",对于"己",得以礼克服,克

己就是修身;君主不同,应该"先治其国,后齐其家,再修其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胭脂河边的追忆

缪远熙

  ①夕阳西下,早春的大山,浑然一派苍青。暮霭四起,山根陷入墨色,山沉默,我们这些路人也沉默。车在胭脂河畔的山道上溯行,车窗外,冒芽的树干枝杈一一闪过。

  ②胭脂河发源于五台山,流入河北平原,易名潴龙河入白洋淀。当年,晋察冀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就在胭脂河畔。这里也是晋察冀人民日报所在地。1948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河畔城南庄,喝过胭脂河水。

  ③黑暗中,看不见河,但我们却熟悉它。在哗啦啦的水声中,我想象得出,清澈的春水,在跌宕的河床欢快飞流,花白卵石、巨大砾石间,细浪飞溅,夹岸桃杏,落英春水。遐想中,车停马兰村。村在椅圈山坳里,人家不多,房屋错落在胭脂河边,灯光犬吠。接待我们的白玉存大姐,老远喊着笑着过来。白大姐是当年晋察冀日报领导人邓拓的房东的女儿,如今他们夫妇,也如她父亲当年接待"同志们"一样,热情地为我们准备晚饭,邻居们也来帮忙。

④河声灯影里,吃着农家饭,把酒话桑麻,白大姐给我们讲述邓拓当年在她家住的故事,又讲邓拓的女儿,还常常来看望乡亲们,帮助村里改建厕所的故事。我们问起老两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