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第5单元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第5单元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作业第4页

  (2)结论:巴黎公社是在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的社会还不具备成功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德国犹太人,24岁时就当上一家激进报纸的编辑。他在一些国家受到警察的不断迫害之后,终于在伦敦定居下来;在伦敦,他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里工作了30年,为其划时代的著作《资本论》收集资料。这部著作对后来历史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遭到警察"不断迫害"的原因及这种迫害对马克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谈谈对《资本论》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理解。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从马克思从事的活动的性质进行分析说明,马克思遭受迫害,也使他进一步认清了社会的本质,从而更加坚定地从事革命活动。回答第(2)问时,主要说明《资本论》的内容及意义即可。

参考答案(1)原因: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反动政府的恐惧。影响:暴露了欧洲社会的政治黑暗,丰富了马克思的社会阅历,更加坚定了马克思的革命信念。

  (2)《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论》使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理论之上,进一步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