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导学:必修一 第3章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作业(人教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导学:必修一 第3章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作业(人教版)第3页

  渐长时应在春分至夏至时段。

  山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38°N)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8~9题。

  8.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竹竿长度已知)是( A )

  

  A.最短竿影长度 B.最短竿影方位

  C.北京时间 D.白昼长度

  9.若该兴趣小组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则太阳直射的纬度为( A )

  A.7°S   B.7°N  

  C.17°S   D.17°N

  【解析】 第8题,当竿影最短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可求出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第9题,若最短竿影等于竿长,则正午太阳高度为45°,可求出太阳直射7°S纬线。

  地球的公转,除了会导致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外,还会导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10~11题。

  10.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 D )

  A.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季节

  B.一年中出现极昼的季节

  C.一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季节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11.下列各种现象,不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冬季的是( D )

  A.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以及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在逐渐变大

  B.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越短

  C.南半球某地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D.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解析】 第10题,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第11题,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只有在太阳直射赤道,即春秋分日时,它们的正午太阳高度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