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详解】A.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容易引起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错误;

B.植物秸秆焚烧能够产生大量粉尘等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的同时,也会带来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

D.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点睛】环保问题应从由于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角度考虑,并关注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及减少资源的消耗等,采取节能、减排是环保的核心。

3.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入稀硝酸,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 某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使溶液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32-、HCO3-、SO32-、HSO3-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所以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不能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故A错误;

B.能和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离子有SO42-、SO32-、Ag+,所以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稀HNO3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含有SO42-,故B错误;

C.某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沉淀,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故C正确;

D.加稀盐酸除去OH-的同时,已经在溶液中引入了Cl-,所以当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并不能说明验证原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C。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