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二十七) 新兴力量的崛起(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二十七) 新兴力量的崛起(作业)第2页

  A.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

  B.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下,日本政府清除军国主义残余

  C.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势力的盟友

  D.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地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在亚洲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对日本进行扶植,这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故选C项。重建欧洲时,美国并没有需要日本产业技术,排除A项;B项不是机遇,而且日本军国主义残余没有得到清除,排除;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是欧洲,可排除D项。

  5.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作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优惠贷款。由此可知(  )

  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

  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

  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

  解析:选C 材料中"作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优惠贷款"说明二战后美国态度的转变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与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有关,故选C项。

  6.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解析:选D 20世纪60年代是两极格局时期,印度的崛起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作用,冲击了两极格局。A、B两项与材料不符;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指美、欧(欧共体)、日,排除C项。

  7.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先后与苏联、波兰和民主德国签订条约以改善关系,还与东欧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这反映了(  )

  A.欧洲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北约东扩局面开始出现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D.冷战对峙局势有所缓和

  解析:选D 材料信息体现了联邦德国同东欧"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说明冷战对峙局势有所缓和,故D项正确。

8.有学者提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