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康有为就躺在这个句号中。康有为五十六岁时,曾创办了《不忍》杂志。我想他一生最不忍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号。在广东南海的苏村,我看到的是康有为的起点,而在青岛,我看到的却是他的终点。他的起点到终点,曲曲折折,波澜壮阔。

  康有为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八十年了。他墓地面前的大海,已不是一览无余的海了。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正逐渐地分割着他视野中的海。大海破碎了。不过康有为见过的海多了,见过的破碎的山河也多了,他不会介意的。更何况,不管大海怎样被遮挡住,那海水在风暴来临时的惊涛拍岸之声,他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康有为最爱的,不正是这样的声音吗?

  (摘编自迟子建《云烟过客》)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善用环境描写来推动叙述,开头刻画苏村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为下文详写康有为发动政治"风暴"的过程做铺垫。

B. 西樵山静坐让迷途的康有为获得了内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使他的视野开阔起来,为他日后的"百日维新"做了思想上的沉淀。

C. 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情感相对集中,作者的"寻找"康有为之旅,主要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

D. 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不仅表明了康有为被人遗忘的遗憾,更是批判现代工业文明对历史的侵蚀。

5. 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不忍的句号"?

6.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作者却认为康有为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C 5. ①"不忍"指康有为创办的杂志,"句号"是指康有为的墓地形状;②"不忍"借杂志名代指康有为一生,"句号"是康有为生命的终结,"不忍的句号"寓指康有为一生的终结;③"不忍"是不能忍受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结局,"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不能忍受这样冷清的结局;④"不忍"是不忍心、不甘心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生命结束,"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功业未成,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

6. (1)我赞同。因为四十一岁前,康有为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促成了"百日维新",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四十一岁后,康有为身上的勇气和锐气不复存在,眼界变得狭窄,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站在了历史倒退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