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五单元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五单元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作业第3页

  8.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的思想在不断改变,以下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宁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

  B.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D.经过实践检验的列宁主义是适合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解析:选D。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列宁主义是科学理论但是需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故答案为D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以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理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等,准确理解材料中列宁在这段时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