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作业第2页

  ①化工技术发展 ②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改进 ③政府加强对私人经济的干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A。本题作为组合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一战对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客观影响。解答时必须从每个小项入手,以符合历史实际为取舍标准。③不属于对新技术的客观影响,而是对政府机构职能的影响,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7.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以下哪几种观念(  )

  ①要求和平、反对战争 ②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

  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④民族复仇主义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其中④民族复仇主义兴起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8.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中国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解析:选D。题干反映了一战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视角的变化。"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实际上指出了当时人们对西方制度的失望,"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说明了当时思想界出现了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呼声。而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即一战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空被开辟成新的战争之路,可以把死亡和恐怖带给远在两军对垒战线后方的妇女、儿童、老人和病人,而这些人在以前战争中是不会有丝毫损伤的。铁路、汽轮和汽车的出色组织和高度配合,可使几千万人处于和保持不间断的运动。医疗和外科手术近乎完美的发展,把伤员反复地送往屠场。凡对屠杀人类过程有用的东西,一点也没有浪费,就连临死挣扎的精力也要用在军事上。

  材料二 直到基督纪元20世纪的黎明,战争才真正进入其作为人类潜在毁灭者的王国。人类的组织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和帝国,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了完全的集体意识,因而屠杀事业能够有计划地以从前难以想象的规模坚持不懈地予以执行......由于良好财政、世界规模的信贷和贸易资源、大量资本储备的积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使用整个民族的力量来完成大破坏的任务。民主制度使几百万人的意志力得以体现。教育不但把战争的进程纳入人人都能理解的范围,而且使每个人都可以高度服务于当前的目的。报纸提供了统一思想和相互鼓励的工具。宗教尽管在基本问题上主张慎重地避免冲突,但却以各种形式对所有斗士一视同仁,并给以鼓励与安慰。最后是科学,面对人类的迫切需要,它打开了自己的宝库和秘密,把几乎是决定性的能力和器械交到人类手中。

  --以上材料均摘自(英)丘吉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