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加剧了土地兼并,B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相反,土地兼并会导致大量自耕农的消失;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出田庄经济的特点,D不正确。

5.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 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 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 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 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商朝的平民一日吃两餐,而且有时间限制,宋朝的平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说明宋朝的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坊市制度被打破,故C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强调的内容无关,应排除;D项不符合宋朝的史实,排除。

6.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 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 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答案】D

【解析】

材料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实行保守政策,如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满足"天朝上国"的心理需求;而西方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实行进取的扩张政策。因此材料观点认为是政策差异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