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7.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是因为(  )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很容易被耗损 

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③商品的价值只能在商品交换中得以实现 

④生产者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认可是成功跳跃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作答该题时需要准确理解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是什么意思,并对选项内容进行区分和判断。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意思是把商品卖出去,实现商品的价值,这说明商品的价值要在交换中才能实现,③正确;要想把商品卖出去,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作为商品生产者要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④符合题意;①②说法错误;答案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流通。

8.某同学的作业中有这样一句话:货币的供应量是由国家规定的,供应量必然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这句话

A. 是正确的

B. 是错误的,错误有1处

C. 是错误的,错误有2处

D. 是错误的,错误有3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国家规定的,发行量必然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这句话说法错误有一处。因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国家纸币的发行要以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但是可以根据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故后面一句错误,故本题选B。

考点:纸币的发行

9.之所以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

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