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三)历史试题(2018.09.27)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三)历史试题(2018.09.27)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18.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 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

19. 《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20.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21. 《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主张实行海禁 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22.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

23. 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 B.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