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第1课时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第1课时 作业第3页

  参考答案

  1.解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

  答案:B

  2.解析:古建筑的腐蚀主要是由于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形成与SO2和NOx有关,近几十年工业发展加速,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形成酸雨,加速了腐蚀。

  答案:B

  3.解析: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选项错误;正常雨水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pH为5.6,B选项错误;二氧化硫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C选项正确;秸秆焚烧不但引起空气污染,还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且容易引起火灾,必须禁止,D选项错误。

  答案:C

  4.解析:A项中CO2、N2、O2都不是污染性气体;B项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C项中CO2、O2不是;D项中N2不是。

  答案:B

  5.解析:为了防止震动,常在汽油中加入抗震剂,四乙基铅有很好的抗震作用,被广泛采用。但是,后来发现加入的四乙基铅只有20%起了作用,其余80%随尾气排入大气,含铅化合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可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影响神经系统,造成意识障碍,引起幻听、幻视、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尤其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因此,当前各国都采用其他抗震剂而不采用铅制剂。

  答案:C

  6.解析:由甲烷的组成可判断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能源,①正确;1 mol CH4的质量是16 g,1 mol CO2的质量是44 g,即16 g CH4比44 g 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大,则可推出②正确;酸雨主要是由含S、N的氧化物所致,③错误。

  答案:C

  7.解析:日光只是外因,并不是催化剂。过氧化氯见光分解,并不稳定,过氧化氯的结构式是Cl-O-O-Cl。

  答案:D

  8.解析:(1)可吸入颗粒物能使常温、常压下很难化合的SO2和O2变得容易反应,即加大了反应速率,因而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2)氮氧化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3)二次污染是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生成的新的污染物。空气中的SO2可转化为SO3或H2SO3,NO可转化为NO2,因此均可导致二次污染。

  答案:(1)D (2)光化学烟雾,酸雨 (3)SO2、NO D

  9.解析:本题以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来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制取甲烷过程的分析等知识点。(1)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A项,可以直接减少CO2的产生;B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CO2;C项,在节约能量的同时也减少了CO2的排放;D项,利用太阳能、风能不产生CO2。(2)反应a光合作用最节能;反应c原子利用率最高即不产生副产物。

  答案:(1)ABCD (2)反应a 反应c

  10.解析:(1)根据题意,反应物臭氧和KI已知,生成物有氧气,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有KOH生成,滴入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有I2生成,生成物中有氢元素,可知反应物中还应有水参加反应,据此分析可以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O3+H2O===2KOH+O2+I2。

  答案:(1)2KI+O3+H2O===2KOH+O2+I2

  (2)根据(1)中的反应方程式和题给反应方程式I2+2Na2S2O3===2NaI+Na2S4O6,可以得出如下关系式:

  O3  ~  2Na2S2O3

  1 mol 2 mol

n(O3) 0.01 mol·L-1×60.0×10-3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