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2.4 维护和平的尝试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2.4 维护和平的尝试 作业第3页

  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法国外长白里安一回到巴黎就兴高采烈地宣称:"和平终于到来,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1)"洛迦诺精神"在洛迦诺会议后一时成为和解和安全的代名词,为什么?

  (2)德法两国外长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第(1)问,主要从《洛迦诺公约》的积极方面回答。第(2)问,主要从《洛迦诺公约》的局限性回答。

  答案:(1)《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重大调整,该公约改善了法国同德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缓解了欧洲的紧张气氛。

  (2)不正确。《洛迦诺公约》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10.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盟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即视为对于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各会员国应立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解析:第(1)问,"原则"从"应即视为对于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可以归纳出"集体安全",从制裁的手段可以归纳出"经济体制";"作用"要注意辩证地分析。第(2)问,"背景"可以根据材料归纳,"原因"从《非战公约》的局限性分析。

答案:(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评价: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际联盟未能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