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作业第3页

8.1992年4月8日,《邓小平与深圳:一九九二春》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解析:根据时间"1992年",可知此书与"南方谈话"有关,"南方谈话"中关于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论述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因此选D项。

答案:D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名为"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0--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为什么?

(2)材料二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1)变革:农村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判断:并不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原因:因为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

  (2)着眼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要以能否发展生产力为准,采取稳妥的方针。

二、能力提升

1.英国《卫报》专栏作家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