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9届上学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四中2019届上学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图3

5. 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 福建沿海 B. 黄海沿岸 C. 准噶尔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6. 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 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 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 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 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

图4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7~8题。

7. 据图判断

A. 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 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C. 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 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8. 此地

A. 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B. 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

C. 位于90°E,昼长15小时左右 D. 位于150°E,昼长15小时左右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9~10题。

9. "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 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 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10. "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A B C D

图5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回答第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