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南省浏阳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南省浏阳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的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B. 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然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被赋予多种意蕴,用以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 古人常借柳表达思念离人和家园,就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 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 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这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 文中引用了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

B.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并无确切的根据,因而不能是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C. 无论是许浑、冯延巳,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 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归隐后种柳并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原文不符,文中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B项,"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杨柳"就是柳树。D项,借"柳"表达离人"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古代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