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人教版必修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全国模拟题组合卷
【思远  行远】人教版必修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全国模拟题组合卷第3页

39.(2015湖北武汉2月调研,39,"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和谐思想包括天地万物和谐、天人和谐、人人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孔子主张"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孟子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传统和谐思想是在古代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巩固封建专制为目的,以等级划分为特征,借助"礼"的伦理文化推行,要求人民"安分守己",充满了人治色彩,这在本质上与现代社会的民主与法制格格不入,与现代社会追求的公平正义、平等自由背道而驰。

  党的十八大把"和谐"理念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思想。

材料二:为了让和谐理念入脑、入心,某校变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举办校园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中,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课本剧、佳片有约、阅读推荐等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成效显著。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从传统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跃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让社会主义和谐价值理念"入脑、入心"。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学校开展"和谐校园·你我共建"活动,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定2条宣传语。

答案:(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结果,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发展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和谐"理念中孕育产生,是对传统"和谐"理念的辩证否定,克服了其中过时的内容,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新体制机制,采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重视发挥教育、现代传媒等手段的作用;正确处理传统"和谐"思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注入时代精神。

  (3)例如:端正心态,传播和谐正能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节约资源,保护校园环境,等等。

19.(2015江西九江二模,19,"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导致文艺迷失方向的可能原因有(  )

①文化传媒的商业性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③文化载体的多元化 ④文化需求的多层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6.(2015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16,"文化创新的途径""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接地气"的作品耐看,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这一论断旨在强调(  )

①文化作品要有面向群众、扎根生活的风格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重要源泉 ③文化创作者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必须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接地气"强调了文化创作者应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①正确;材料中的论断也说明文化创作者应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②错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并不等同于通俗文化,而且"必须"这一说法太绝对,④错误。故答案选A项。

19.〔2015陕西八校联考(二),19,"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