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创新设计物理教科版选修3-4章末检测:第五章 光的波动性
2017-2018学年高中创新设计物理教科版选修3-4章末检测:第五章 光的波动性第2页

  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用λ表示此红外线在薄膜中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

  A. B.

  C. D.λ

  解析 要消除红外线的反射,必须使红外线在薄膜的两个面上反射光的路程差正好等于红外线半个波长的奇数倍,即Δs=(2k+1).其中Δs为光在薄膜两个面上反射的路程差,即Δs=2d,Δs的最小值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为,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5.(多选)如图1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眼在P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则(  )

  

  图1

  A.图中a光为偏振光

  B.图中b光为偏振光

  C.以SP为轴将B转过180°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D.以SP为轴将B转过90°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解析 自然光沿各个方向发散是均匀分布的,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是只有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从电灯直接发出的光为自然光,则A错;它通过A偏振片后,即变为偏振光,则B对;设通过A的光沿竖直方向振动,若B偏振片只能通过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偏振片,则P点无光亮,将B转过90°时,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B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偏振光就能通过偏振片,在P处就可看到光亮,D项正确.

  答案 BD

6.如图2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