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命的温度。在孟子那里,虽然主张要对大体之心与小体之身"兼爱兼养",但最终只将仁义礼智之大端视为人性本质,而要求以大制小,以贵制贱。在庄子那里,"吾丧我"之心性工夫即是对有情经验之"我"的堕离。而呈现一片空灵的精神境界。在禅宗那里,则以善知识,开真正法,去掉情识迷妄而明心见性。可见,主流的儒释道哲学凸显的是生命最值得珍视的理想与超越层面,开启的是中国文化安身立命的生命精神。但是,正由于生命气性论的互补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才显得如此色彩纷呈,波澜壮阔。生命的气性论哲学使得中国人不只是行进在理想的朝圣之路,还在世俗的生活之中感受着真情实爱,嗟叹蹉跎。有我之境就是不理想但却真实的生命所浇灌出来的美学之花。气性的生命不以高悬的道德理想与心性提撕为生命的主宰,故最易直呈生命的原发感性精神并创造出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艺术作品。

(摘编自余开亮《至情与关学有我之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现代美学境界理论的一种形态,"有我之境"强调以真性情感受世界,以艺术语言表达感想。

B."有我之境"所立足的气性论哲学虽非中国人性论正统,但在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它的身影。

C.在看待个体生命上,儒释道依靠理性,而气性论则靠感性将个体生命视为生理材质的聚合。

D.气性论哲学让中国人在世俗生活中感受着真性情,从而也让他们行进在理想的朝圣之路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段通过对"气性论"与"儒释道人性论"的比较分析,突显了"气性论"的内涵和意义。

B.文章多处引用古代典籍,既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和文章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论证语言。

C.文章以"气性论"作为"有我之境"的理论基础,深入论述了"有我之境"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D.文章最后一段采用总分式结构,着重论述儒释道主流哲学的深度以及对"有我"的拒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历代文人没有将气性论人性哲学作为创作动机,就不会造就千姿百态的艺术面貌。

B.在王国维推崇的五代北宋词阶段,所创作的诗词都是与气性论哲学紧密相关的。

C.气性论哲学正因为缺乏精神深度而增加了生命温度,从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色彩纷呈。

D.有我之境是真实的生命关照下的美学境界,拥有有我之境的作品才具有感染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