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九台示范高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九台示范高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的"天地组合"协同工作。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取材于《澎湃新闻网》2017年8月24日新华社独家专访)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

B. 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C. 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D.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其中,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地球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侵招致终局时,人类要么等待灭绝,要么移民其它星球。

B.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是因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C. 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D. 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而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能,的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

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