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作业第3页

二,注意"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等信息,可了解到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根据所学,免役法的积极作用是增加了官府收入;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有利于发展生产。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 "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 "群奸嗣虐,流毒四海"等信息概括其失望的原因。

答案:(1)是节流还是开源。赞成司马光的观点,但又按王安石的观点执行。

(2)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作用:增加了官府收入;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有利于发展生产。

(3)改革侧重于经济与军事;用人不当;性格固执;改革危及民众生活,造成社会动荡。

6.(2014·厦门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授露田二十亩。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二十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授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均田令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解析:第(1)问根据图片文字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可以回答。第(2)问农民得到土地提高生产积极性;禁止买卖土地的法令,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农民获得土地,开始定居农耕,有利于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第(3)问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回答。

答案:(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