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西晋诗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门第高低,C正确;征辟制、察举制是西汉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选官制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晋诗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结合所学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分析解答。

7.宋代均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员担任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特设的地方官,因而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或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A. 地方自治权利加强

B.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 地方管理日趋混乱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员担任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特设的地方官",是为了强化对地方管理而采取的措施,说明宋代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坐着在议事,各自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皇帝决定。电视剧乙:河南府爆发洪灾,内阁的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户部、工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 B. 汉、宋 C. 秦、明 D. 明、清

【答案】C

【解析】

秦朝时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明朝时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从郡、丞相、诸卿和皇帝裁决可判断甲是秦朝,阁臣、诏书直送六部可以判断乙是明朝。故选D。其他各项均不符合史实。

9.《元史・地理志》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