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1第3页

  A.合作经营 B.集体劳作

  C.重农抑商 D.自给自足

  [解析] 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综合判断,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9.(2018·苏州高一检测)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日益完善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下列对这种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不断改进生产工具

  B.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C.逐渐完善水利设施

  D.小农经济阻碍精耕细作的发展

  [解析] 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故选D项。

  10.(2018·新疆学业水平测试)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自然经济的形成  B.商业经济的发展

  C.井田制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逐渐推广

  [解析] 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由集体劳作变为个体农耕,促进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

  材料二 唐朝初年,北方中原地区"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唐六典》卷七:"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唐六典》卷二十三:"凡京畿之内渠堰陂池之坏决,则下于所由,而后修之。每渠及斗门置长各一人。"

材料三 唐朝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