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3课 百日维新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3课 百日维新 作业第2页

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等人所"请"的是(  )

A.裁汰冗员 B.裁撤旧军队

C.废除八股取士 D.设立京师大学堂

答案 C

解析 "1898年""会试举人""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从会试举人对梁启超所"请"的反应判断,梁启超所"请"应与科举制有关,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戊戌变法的措施,但都不符合题意。

6.(2016·晋江高二期中)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  )

A.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B.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C.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D.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为减少变法的阻力,百日维新时期,维新派原先所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内容在变法措施中都没有提出,反映了维新派对旧势力的妥协和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

(1)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社会上反对变法的势力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具体表现。

(3)这一现象有什么影响?

答案 (1)维新变法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

(2)主要原因是变法法令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具体表现:①废八股,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②一些衙门裁撤后,使大批官员丢了乌纱帽。③令旗人自谋生计,引起旗人的强烈不满。

(3)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直接导致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