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是很危险的。

  自近代以来,"白话文学""俗文学"备受青睐,元曲研究(主要是元杂剧)适逢其时。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有"人民性"的文学,元曲因为有"丰富的人民性"也得到高度评价。在雅与俗的取舍之间,元曲似乎总近于"俗",所以与文人士大夫的雅词属两家。从学科建设看,也有理由分别归为曲学与词学。但元曲果真属于"俗文学"吗?元曲乃宋金词之变,这是明清人比较一致的看法,今人多以为是无根之谈。在近人吴梅、王易等研究者那里,词、曲的研究也仍未分家。赵山林先生对金词、元曲关系演变的考察,或可开阔我们的视野。元曲研究不能局限于元曲,仅仅凭借《元曲选》《元曲选外编》和《全元散曲》,外加上《录鬼簿》《中原音韵》和《太和正音谱》,在过去不够,在今日更显局促。多一点纵横上下,很有必要。

  (选自《二十世纪元曲研究刍议》,有改动)

1. 下列有关"元曲"的内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按照通常理解,元杂剧属于"戏剧",而元散曲则属于"诗"。而有些套曲归为杂剧,还是归为散曲,还有待探讨。

B. 一般来说,"元曲"是由元杂剧和元散曲两部分组成的。但实际上,杂剧与散曲(所谓"套数")有时并不易分别。

C. 杂剧和散曲的两分法是很不科学的,这给我们深刻地理解元曲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不能对元曲进行分类。

D. 《全元散曲》中的很多套曲加上角色等便成了杂剧,这说明杂剧和散曲二者的区别不大,不能简单地归为戏剧和诗。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白话文学""俗文学"具有较强的"人民性"而备受青睐,元曲因有"丰富的人民性"而适逢其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B. 明清时人们认为元曲是宋金之词的延续发展,而现代人多不同意这一观点,但从历史的角度多一些纵横上下,对于当今的元曲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C. 元刊杂剧为民间坊刻本,不能说明元杂剧创作的真实情况,而朱有燉杂剧由于追求"金元风范",故可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杂剧创作的"真实面目"。

D. 近代有的研究者在戏曲文物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这些成绩并未在同期或者稍后的杂剧研究中反映出来,元曲研究存在着步入认识误区的危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