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作业)第3页



A. 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 B. 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

C. 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 D. 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

18.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欲起用袁世凯,袁世凯提出六项条件:"明年即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与于此次事变的人;解除党禁;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须与以十分充足的军费。"这表明袁世凯的政治意图是 A. 推翻满清政权,组建汉人政府 B. 与革命派妥协,掌握政府实权

     C. 镇压辛亥革命,捍卫满清政权 D. 忌惮革命群众,力图避世自保

19.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这表明

A. 民权意识开始不断觉醒 B.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

C. 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D. 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

20.有学者说:"辛亥革命的失败不是让权,不是妥协,而是在民元之后重建的新国家新制度,基本上没有按照南京临时政府的规范往下走。"这说明

A. 民主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B. 民主发展需要政权保障

C. 政府"规范"过于理想化 D. 民主实践事关政权兴亡

21.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有人将辛亥革命称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这主要是基于

A. 学习了英国的先进经验 B. 建立了共和制度

C. 各方相互妥协实现和平 D. 结束了君主制度

22.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

A. 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B. 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

C. 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D. 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

2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系列新闻报道和人物专访,下列报道中对中国的预测符合民国初年历史的是

A. "各国列强一直在等待寻找借口进行干涉,瓜分中国"

B. "革命的结果必然是一个水久性代议制政府的诞生"

C. "采取君主宪政,实行渐进性民主或许能够成功"

D. "以民主选举的方式,将行政权力集中于一位强权人物身上"

24."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要办铁路为的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这首歌谣表明

A. 清朝统治不得人心 B. 保路运动胜利在望

C. 武昌起义已经爆发 D. 风俗习惯影响革命

25.《临时约法》没有赋予总统解散国会的权力,但规定了临时参议院对总统、内阁有质问、弹劾的权力。这样国会处于绝对安全的地位,而总统、内阁的地位极不稳固。这说明《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