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作业(2)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作业(2)第2页

  3.(2018·安徽屯溪一中高一期中)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的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人口远远少于中国的洪都拉斯人均消费量却是中国的1 246倍。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通商口岸少英国货物匮乏

  B.英国棉纺织品质量欠佳

  C.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D.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注意题干"1853年",这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虽然外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大量涌进中国,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外国商品一直销路不畅,C正确;通商口岸英国货物不是匮乏,A错误;英国棉纺织品质量较好,B错误;此时中国不再是闭关锁国,D错误。

  答案:C

  4.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出(  )

  A.洋务运动由求强向求富的过渡

  B.清朝官员贪腐阻滞工商业发展

  C.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政府与民间资本激烈争夺利税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材料中清政府鼓励私人入股经营轮船招商局,并对轮船招商局给予优惠政策,这表明洋务运动由求强向求富转变,A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员贪腐的体现,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A

  5.(2018·江苏卷)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