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1 静电现象的应用 课时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1      静电现象的应用   课时作业第3页

答案:B

3.(多选)某同学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触摸甲球;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⑤甲球带正电;⑥甲球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  )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③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由步骤③、④的不同次序决定了甲球的带电性质,因而有两种可能:先移开手指,后移开乙球,由于静电感应,最终甲球带正电,选项C正确,A错误;当先移开乙球时,甲球处于无场区,也就无静电感应现象发生,因此甲球不带电,选项B正确,D错误。

答案:BC

4.

(多选)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原来不带电的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小球P缓缓靠近(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

B.导体内电场强度越来越大

C.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恒大于在N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D.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相等

解析:在绝缘导体向带电小球移动的过程中,导体中自由电荷受到外电场的作用力变大,使自由电荷不断定向移动,故选项A正确。由于导体缓慢移动,所以移动过程中导体可视为总是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其内部电场强度应等于零,故选项B错误。要使导体内合电场强度等于零,感应电荷在M、N两端的电场强度应与带电小球P在M、N两端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E=kQ/r^2 可知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AC

5.某农村小塑料场的高频热合机产生的电磁波频率和电视信号频率接近,由于该村尚未接通有线电视信号,空中的信号常常受到干扰,在电视荧屏上出现 状条纹,影响正常收看。为了使电视机不受干扰,可采取的办法是(  )

A.将电视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

B.将电视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并将金属笼子接地

C.将高频热合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

D.将高频热合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并将金属笼子接地

解析:为了使电视机能接收电磁波信号,但又不接收高频热合机产生的电磁波,应将高频热合机(焊缝用)产生的电磁波信号屏蔽,而接地金属笼子具有屏蔽内部电场的作用,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6.

(多选)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内壁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放入其中,但不与球壳接触,则 (  )

A.球壳内壁带负电

B.球壳外壁带正电

C.球壳外壁不带电

D.若将接地线去掉再移出正电荷,壳外壁带负电

解析:球壳内正电荷产生电场,使球壳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在球壳的内外表面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当球壳接地时,不论内表面接地还是球壳外表面接地,待稳定后球壳的电势必定为零。球壳的外表面无感应电荷,球壳外也没有静电场,这就是接地导体壳的静电屏蔽作用,故选项A、C正确。若将接地线断开再移去壳内正电荷时,壳内表面的负电荷就会分布到球壳的外表面上,内壁不再带电,故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