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
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作业第3页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_。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反应中M和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1)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a∶b=(8 mol-2 mol)∶(5 mol-2 mol)=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g) M(g)。

  (2)v(M)== mol·L-1·min-1。

  (3)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物质的量之比不变,不能说明物质的量相等,A选项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B选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压强始终在减小,当该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则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和E选项正确;消耗a mol N和生成b mol M都表示的是正反应速率,没有体现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选项错误。

  答案:(1)2 (2) mol·L-1·min-1 (3)CE

  [能力提升]

  8.在可逆反应X+3Y3Z(正反应吸热)中,X、Y、Z是三种气体,为了有利于Z的生成,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解析:选A。有利于Z的生成,就是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故可采取高温高压的方法使平衡正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