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选修六 学业分层测评3水污染及其成因 作业+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选修六 学业分层测评3水污染及其成因  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解析】 第(1)题,仔细观察图例联系图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第(2)题,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由于含有大量N、P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极易造成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使得水中的溶解氧缺乏,形成富营养化,加之该地气温较高,使得红藻大量繁殖,形成海水呈红色的赤潮。除此之外,该海域石油资源丰富,由运输石油船的石油泄漏而引起的该海域石油污染也相当严重。第(3)题,提及的咸潮应为海水侵入河流而形成的,其原因与冬春季节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降水稀少有关。

  【答案】 (1)从外海到内陆,污染逐渐加剧,尤其以珠江口最严重

  (2)轻工业 富营养化 赤潮 石油污染

  (3)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减少

  [能力提升]

  6.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直接读出,污染物浓度存在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其中3日污染最严重。第(2)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习惯等。

【答案】 (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