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第2页

7."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所描述的生产工具出现于

A.西汉 B.两宋 C.元朝 D.明朝

8.某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邢窑白瓷最富盛名 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

C.明代我国的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 D.清代我国发明青花瓷

二、材料分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填,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

材料二: 行于九城,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海樽山俎,咸萃于斯,盖以山国之险,兼都会之雄也.......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其不趋之如骛.

材料三: 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浙江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锈,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景德镇以及景德镇瓷器的有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