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 预防犯罪 练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 预防犯罪 练习第3页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刑罚的相关知识。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因为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这就是受到了刑罚处罚,罚金2万元属于附加刑,所以据此正确答案选B,AC表述不准确,D民事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而且也没有显示没收其财产,所以正确答案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犯罪行为。题文中谢某的两名同事在办公室玩枪就是违法的行为,而且又使枪支走火杀人,这是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的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因为是在办公室,还没有扰乱社会秩序,所以排除②,答案选C。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的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所以选择D选项。ABC是违法行为,并不是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预防违法犯罪的知识。"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意思是说只有遵纪守法才能过的平安幸福。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做到: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守法,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防微杜渐抵制不良诱惑,依法自律;题干信息"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充分说明这个观点; A符合题意;B说法绝对;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般违法社会危害性较轻,所以C说法错误;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制裁,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良行为。本题中李某因争执而动手打了宋某某,属于不良的行为,因为性质没有继续恶化,所以不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排除②;犯罪行为情节严重,所以不是犯罪,排除③,但是不良行为也有社会危害性,所以①④正确,答案选A。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能力欠缺、经验不足,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犯罪虽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仍然要受到法律惩罚,可见未成年人应当远离违法犯罪。ABD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C。

7、【答案】C

【解析】两位同学的故事警示我们,不良行为如不加以控制就会发展成为犯罪。所以选择D选项。违法不一定是犯罪,吸毒是一般违法。犯罪是触犯刑法,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未成年人被人教唆犯罪,仍然要承担法律责任。ABC选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罪孽本自微末始,身陷囹圄悔方迟"意思是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B正确。犯了错不一定有牢狱之灾,小错不断,大错必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是犯罪,AC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B。

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预防违法犯罪。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所以青少年需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律意识构筑起我们人生的防线,预防违法犯罪。①的说法太绝对,所以排除,答案选D。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增强法制观念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B选项的说法和材料无关,材料没有说到不良习气,故排除;某男子当街烧毁人民币的做法是违法行为,所以排除C;没有触犯刑法,所以排除D;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违法,所以是法制观念淡薄的体现,因此正确答案选A。

11、【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