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四 3.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四 3.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时作业第3页

  B.否定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C.肯定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没有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解析】 该中学生将座位与自己学习成绩的升降联系在一起,这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故答案为B。

  【答案】 B

  10.2 000多年前,中国曾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今天,我国将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两条经济走廊。由此可见(  )

  A.只要有需要,人们就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解析】 A错误,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B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说法绝对,不选;D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 D

  11.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  )

  ①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也说明人们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①③应选。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②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④错误。

  【答案】 B

  12.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既激活了欧盟与非洲峰会等既有的对非合作机制,也催生了韩国-非洲论坛等新兴对非合作机制的建立,同时还诱发了与中国开展涉非三边合作的尝试。这表明(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④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办的意义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排除①;②否定了联系的条件性。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成了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扩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解析】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扩展对外开放空间,这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一带一路"建设,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体现,这说明虽然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一带一路"建设,充分考虑中亚与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这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