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单元第3节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单元第3节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2)此时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8°W)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区时)。

  (3)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C点的日落时刻是______时,昼长是________小时。

  (4)此时的地方时:B是________时。

  (5)当天,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

  方法技巧

  

  理论含义:过晨线为日出,过昏线为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

  计算方法:(1)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2)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360)×24。

  规律:同纬线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时间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如北纬(如4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S)的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一、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2题。

  

  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3~5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5.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下图中的太阳光照情况下,加拿大的白昼渐长,应出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