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9.陈云在1938年9月的一次演讲中描述道:"抗大在武汉报申明不招生了一点没有用......没有车用两条腿走,男男女女从千里之外都来了......西北旅社住的什么人都有、各党各派、新闻记者,还有青年组织的参观团。"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国共力量对比出现决定性转折

B. 中共抗战主张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C. 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主战场

D. 抗日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取得成效

【答案】B

【解析】

【详解】到1949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束,国共力量对比出现决定性转折,排除A;由材料"什么人都有、各党各派、新闻记者,还有青年组织的参观团",说明中共抗战主张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故选B;材料无法反映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主战场,排除C;为团结地主阶级抗日,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排除D。

10.1961年6月,中共中央对精减职工工作进行了部署。精减的对象主要锁定在"1958年1月以来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而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不论新老,一般的都不精减"。这种精减安排意在

A.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B. 稳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C.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 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1960年,中共八大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纠正建国以来在国家建设上的"左"倾错误,1961年精减人员的决定正是纠正在城乡发展上的"左"倾错误,故A错误。在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中国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1961年精减农村新职工,压缩城镇人口数量,是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协调,而不是固化城乡二元结构,故B错误,C正确。精减职工主要是农村的务工人员,而城市职工不在此列,此举压缩城市人口,使农村人口回归农村,并不能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故D错误。

11.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的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