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历史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系统,也是一片茂密无边的"象征的森林",当我们打开这座巨大的宝库,向这座茂密无边的"象征的森林"输入更多新的精神营养,相信在我们面前,将会展开一片更为壮观的莽莽苍苍的文化绿原景象。

(选自2018年12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松、竹、梅被中国人喜爱,与其独特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密切相关。

B.松、竹、梅作为人格精神的象征物,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C.松、竹、梅被人格化的传统,显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

D.松、竹、梅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松、竹、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松、竹、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具体表现。

C.文章说理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D.文章为强调文化意象传承性和创新性的重要,列举了陶铸《松树的风格》等名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松、竹、梅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所表现出的强旺的内在精神,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合,成了中国文化风骨的象征。

B.古人对松、竹、梅的内在品格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这是由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所决定的。

C.今人赞颂松、竹、梅,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这一新的阐释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D.以松、竹、梅等意象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那它将会出现更为壮观的文化繁荣景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